一流小说 > 穿越小说 > 大明:我,朱允熥,带着朱棣造反 > 第789章朱允炆:老三会派人来吗
可凭功勋获封王爵。

这便是昔日朱允熥曾当众宣示的话语。

随后不久,确实就有两位将领因立下赫赫战功而得以加封。

这一事件,对大明军心的影响,是其他任何形式无法比拟的。

朱允熥回头看向神情严肃的蓝玉。

“若他没有丝毫背叛之心,这回全然出于无奈所逼呢?”

蓝玉眼帘微动,却没有出声,不同于先前的滔滔不绝,他此刻选择了静默。

朱允熥也随之安静下来。

假使此次白莲教未曾出手。

将来或许有一天,当蓝玉这批人趁他不留神之际,也会采取行动,清除掉在他们眼中潜在的危机与不安定因素。

这份威胁并不特指朱允炆,或其他特定个体。

“太孙,卑职来协助您上马。”

片刻宁静过后,被召前来的周豪,牵马赶了上来。

朱允熥翻身跨坐马上,瞥了一眼也刚骑上马的蓝玉,随即转开视线。

今天这次对话,并非针对谁。

只不过因为他能给众人带来巨大好处。

权力名利。

要让别人忠诚效命,就必须提供其中一种。

因此他既要防范权力过度扩张,带来的隐患,也要懂得巧妙地分配掌握。

这无疑是一项长久且艰难的任务。

只是在这次交流中,却令朱允熥首次生出了几分警觉。

“驾……”

想明白了当前局势后,朱允熥挥舞起鞭子轻喝一声。

胯下战马,如同离弓之箭,瞬间飞奔出去。

……

有人正在忧虑大明未来,担心太孙党可能会对某个特定的人下手时。

那个被担忧的对象,此刻正悠哉游哉地躺在临窗的一张软榻上。

外面风景不停地变换起伏着。

有时映入眼帘的是茂密的大树,有时候又是土黄色的河岸。

朱允炆认为如今的自己,能够坦然面对成为‘逆贼’的日子。

只凭借几句话,就改变了计划。

本来打算一直隐藏身份,使用那艘狭窄乌篷船逃离的刘天禄,在听从建议后,改为了眼下所乘坐的、拥有双层甲板的大商船航行。

刘天禄赞同朱允炆的说法。

最好的隐蔽手段,就是在大众中隐身,并堂堂正正地经过官方视野下行走。

因此,朱允炆眼下住在这艘船上最顶层的客舱内。

“二郎,这是今天买来的白酒。”

换上了大户女性装束的萧涵走来,把一瓶酒跟杯子放到了软床旁边的小桌上。

朱允炆斜着眼瞧了瞧。

“色泽清澈,味道强烈,真汉子就该喝此酒。”

感慨了一句后,他脸上浮现了一抹孤寂。

紧接着小声道。

“遗憾……实在是太遗憾了……”

好酒还是需要知音或亲朋好友共享,才能尽享其美妙滋味。

萧涵拧眉询问。

“二郎觉得遗憾什么?”

朱允炆摆了摆手说。

“如果还能来一碟酱牛肉搭配,那就更完美了。”

听闻此言,萧涵直接翻了个白眼回应。

别说眼下算是真正成了逃亡者,必须行事低调。

就算是普通人,平日里想要吃顿牛肉也不容易。

天下哪里天天都有生病死去的老牛,或者不知道怎么就没了耕牛。

轻叹几声,失去饮酒心情后的朱允炆,继续考虑怎样助刘天禄达成造反事业。

他接着问。

“我们眼下在何处?”

萧涵立即回答道。

“昨晚刚穿过宿迁,停泊休息了一夜。听外头那些水手们讲,今晚有可能就会进山东道了。”

“接下来准备顺着运河北行吗?”

朱允炆脑海中映出南北运河的地图。

若是要北行穿过山东境内,便得沿着这条水路直抵黄河岸边。

想来刘天禄等人的打算,是在河北故城登岸,再经由径山驿站直接抵达太原。

他们这是准备带着他去见山西晋商了?

朱允炆心里呢喃了一句。

他接着望向窗外,目光扫过运河两岸。

老三如此聪慧,应该会遣人来寻我的吧?

他一定会来的。

朱允炆心中坚定起来。

不过,很快另一种担忧涌上心头。

要是老三真没派人来,该如何?

即便是派人来了,也是些无能之辈,找不出线索呢?

他需要找个时机,把信息传递出去才行。

忽然之间,朱允炆有了自我创造转机的想法。

只不过一瞬间后,他的脸色却黯淡下来。

在这群叛贼中间,除了身旁萧涵之外,并没有任何可以信赖的对象,其他人全是白莲教徒。

在这种情况下,他又怎能找到办法向外送信呢?

旁边萧涵安静地坐着,正细心剥下一个黄澄澄的熟柿子。

露出鲜美的果肉时,她微笑将它递到朱允炆面前。

“二郎,尝尝这个柿子吧。”

看着眼前水果,朱允炆眼神闪烁片刻后,露出了笑容。

“我知道该怎么办了。”

萧涵有些困惑地眨着眼睛。

“二郎知道什么了?”

朱允炆摆了摆手。

这事情还需找到合适时机才能实行。

随后,他一转身从软榻上起身,接过了萧涵递给他的,已经剥好的柿子道。

“你先休息一会儿,我想出去透透气。”

萧涵颔了颔首,并从旁取出一件浅蓝色斗篷披在他肩上。

“外面冷,二郎多加注意,别着凉了。”

朱允炆轻笑一下,拍拍她的手,“知道了。”

讲罢,他边啃柿子边走出门外,没走几步,整颗柿子就被吞下了肚。

到了船舷附近后,他将手上的果皮随手抛出。

橘红色的皮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随即消失于下方。

不久就听到底部传来一阵轻微响动。

此时的朱允炆早已来到前甲板边缘,并沿着左侧走廊继续向前走去。

船头竖立‘贾’字旗号。

这艘小商船吃水很浅,显然所装载的货物并不重。

但即便如此,朱允炆还是能看出此船只出自龙江船厂。

无论何处的设计细节,都显露出其官营特色。

不一会儿,他就来到了最前方位置,双手扶着护栏,眺望远处繁忙的河流景象。

已是深秋时节,运河上来往的船舶数量,比平时明显增加不少。

冬天渐近,北方地区气候逐渐转寒,加之新年将近。

大多数百姓都会在这个时候,好好休息一番,迎接新春佳节。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