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小说 > 穿越小说 > 大唐:国库老鼠含泪走,我的私库堆不下 > 第1179章韦家要囤积马车,高价卖
水泥路的开通,已经让马车的销量直线上升。

随着作坊城的大规模平整和建设,对马车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

离长安城只有二十里地,如果没有马车,想要采购什么东西,实在是太不方便了。

因为王富贵每次采购物资,都会让所有人将货物送到作坊城指定的地点,因此,想要在作坊城做生意的商人们,都得抓紧时间购买更多的马车。

即便长安城里的马车价格比去年翻了一倍,他们依然愿意花钱买。

不先花点钱,是赚不到钱的。

……

燕王府。

经过几个月的改造,第一辆马车终于完工。

他点了点头,道:“下线!”

这是李想精心设计的生产线。

一般都是用来做马车之类的东西。

通常情况下,一位工匠会负责一辆马车,将整辆马车从头到尾做好。

最多只有一些特殊的部件,比如轮轴,轮子,由专业的工匠来制作。

但在燕王府,李想却改变了以往的做法,让所有工匠只做一件零件,然后由专人搬运到指定的工位,再由工匠组装。

简单来说,这就相当于一条比较原始的流水线。

“王爷,你竟然能在一刻钟内,做出一辆马车来,而且还是如此的复杂,真是让人意外。”

看着一辆辆马车被从作坊里拖出来,罗通惊呼出声。

之前李想提出,每天至少要打造五十辆马车,罗通还有些不信。

除非是雇佣上千名工匠日夜赶工,才能做到这一点。

没想到,燕王只是说了几句话,就让一百多个工匠,一天能造出五十辆马车来。

这是一种很奇妙的感觉。

以前王爷让他弄这么多马车,他还担心会出问题,现在看来,这根本不是问题。

……

几番波折之后,五合居终于在长安城之中,站稳了第二酒楼的位置。

靠着老客户的惯性,生意还是很好的。

韦仁、邓洋等人,正在包厢里品尝着五合楼的新菜。

作为韦家最大的木材供应商,邓洋也是三番五次地邀请韦仁过来。

最近城南马车行生意兴隆,韦仁心情大好,否则他也不会和一个商人一起吃顿饭。

虽然,他本身就是个商人。

“郎君,如今这马车已经成了长安城里最抢手的商品,听说前些日子涨价了近一成,真是值得庆贺的事情。”

马车卖得好,木材的销量自然也就好了。

之前在大明宫建设中受过伤的邓洋,现在终于有了喘息的机会。

“彼此彼此!”

韦仁对此非常满意,从年初的时候,他就坚持要将马车作坊扩建到更大的规模。

到目前为止,他的作坊雇佣的工匠已经超过了千人,规模也扩大了数倍。

如果不是韦仁把一半的马车都留了下来,每天的销量绝对会创新高。

“听说长安和洛阳之间要修一条水泥路,到时候需要更多的马车。”

邓洋似乎已经看到无数铜钱朝他飞来。

韦仁可以在市场上出售自己做的马车,也可以囤积起来,等以后涨价了再卖,这对邓洋的木材生意没有任何影响。

“是啊,听说燕王已经向陛下提出,要修一条水泥路,从长安通往洛阳,从洛阳通往晋阳,还从洛阳通往登州。”

身为韦氏子弟,韦仁的消息比邓洋要灵通得多。

在大明宫里,韦贵妃是长孙皇后之下的第二号人物。

韦贵妃之所以能稳坐后宫第二把交椅,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她可以随时得到韦家的支持。

宫里的娘娘们,想要保住自己的地位,就必须要时不时的,赏赐各种各样的人。

相应的,他们也会给予相应的回报。

“郎君,若真是如此,这马车暂时也不急着出手,等到消息传开后,再出手出售,到时候,说不定还能再涨一成两成。”

邓洋做了这么多年的生意,对商品的价格波动有着自己的判断能力。

“我知道。所以,我才会在马车作坊旁边,买下一块地方,专门用来存放新做的马车。”

韦仁并不认为自己藏私有什么不妥,他相信,换做其他权贵,也会做出同样的决定。

……

劳大是长安县土生土长的土著,祖祖辈辈都生活在长安城里。

虽说不是什么大富大贵,但也比普通人要好上许多。

劳家祖上在勋贵之家当过马夫,到了劳大这一辈,已经自立门户了。

年轻时,劳大每天都是开着马车,给商人和邻居送货,赚点钱。

一匹驽马,一辆破旧的马车,一个月也能赚个七八百文,运气好的话,还能赚到一贯钱。

这个收入,已经超过了绝大多数的平民。

这就像是前世农村的农民,买了一辆小卡车,跑来跑去,赚的钱,比种地要多得多。

“驾!”

劳大拖着一车的碎石,用马鞭在马腹上轻轻一抽,赶着马车往作坊城的方向驶去。

长安城之中,类似于劳大这种赶车的人,并不少。

毕竟,长安城作为世界上第一大城,对于商品的需求,实在是太大了。

那匹驽马吃力的拖着石头前行。

这条水泥路比石板路和黄泥路不知道好了多少倍。

不过,劳大并没有往里面装太多的石头,一是担心自己的马车承受不住,二是担心马拉不了。

做了这么多年的车夫,劳大很清楚,这辆马车能够承受的最大重量是多少。

作坊城内,并没有同时平整土地,而是先平整了一片区域。

具体来说,便是先将燕王府马车作坊周围的地给铲平。

所以,那些运送货物的马车,大多都是朝着同一个方向而去。

“老劳,你真是闲不下来啊,天天见。”

“呵呵,你不也一样吗,每天都比我起得早,回来的也比我晚,怎么说也比我多拉了一批货物。”

劳大在长安城里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了,很多车夫都认识他。

“好不容易有了活,不努力,更待何时?”

水泥路很宽,容得下两辆马车并排而行,车夫铁柱干脆和老劳三并排驾着马车。

整天驾车,也挺无聊的,有个人陪着说话,也不会觉得困。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