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小说 > 穿越小说 > 大明:我,朱允熥,带着朱棣造反 > 第777章朱允炆:我和朱允熥势不两立
“这次事件中出现了白莲教与晋商的身影,你觉得,如果二哥果真被白莲教会劫走的话,最可能带往何方?”

周豪略一迟疑便回答道。

“应当是向北方转移。”

朱允熥颔首认可道。

“我也这么认为。”

周豪行礼提议。

“属下可以秘密调动边疆兵力,让他们南下阻截敌人。”

“好。”

得到了肯定回复后,周豪拱手告别。

作为密探身份的一员,平日里他们总需隐藏真实面容。

即使眼下已是朝堂重臣的石伟毅,早些年也是暗卫一员。

即便记录已被销毁,但他过去的身份没有人能抹去。

石伟毅默默颔首。

朱允熥突然再度开口。

“周豪。”

周豪听见后,立马止住战马,回头问道。

“太孙还有其他吩咐吗?”

朱允熥凝视周豪,将方才那模糊的想法轻声表达。

“查到他的下落,进行联络,一切行动依照他的意见来。”

周豪稍微停顿了一下,仍旧忠实执行任务。

按照朱允熥指示离开。

石伟毅心中却充满了困惑。

他低声询问道。

“太孙此举有何用意?”

朱允熥眼神里闪烁出一抹光芒,回忆起同朱允炆达成的那个默契。

“本王相信他,也确信他不会做出任何伤害大明社稷的行为。”

……

“我跟明朝势不两立。”

“那个阴险的朱允熥更是我的死敌。”

“此生若无法报得往日血仇,我誓不为人。”

某处芦苇荡旁。

朱允炆面色通红,紧紧握住了萧涵的手,对着面前刘天禄等人怒吼道。

由凤阳城启程前往北方的道路并不唯一。

除了一路途径川庄驿、凌镇驿等官家大道之外,还有一条水路可行。

自凤阳出发,向东而行越过泗水驿,就能抵达洪泽湖地区。

此地草木葱郁繁盛,易于隐身匿踪。

进入洪泽湖后,再乘船汇入京杭大运河之中。

便可以在众多商船上藏身。

在濠河边劫持了朱允炆与萧涵之后,刘天禄一行立刻日夜兼程将二人挟持至洪泽湖一带,准备逃跑。

他们计划等到夜幕时分,搭乘船只迅速离去。

朱允炆一路上所展现的态度,导致刘天禄等人渐渐放松下来,以为对方并不会逃离。

直到此时,朱允炆才正式当着刘天禄跟韩阳羽二人的面说出想法。

他话音落下后,快速瞥过二人面庞。

瞬间,眼中便布满了红血丝。

“朱允熥害我母亲枉死皇宫,身为子女定要铭记仇恨至死方休。”

“朱元璋昏聩无能,受小人唆使弃置江山于不顾;朝政纷乱不堪、百姓苦不堪言。如此作为实乃失德。滥用暴力统治,只会使百姓更加痛苦无助。”

“如今这江山岌岌可危。所有心存志向的人都可以起来争取属于自己的未来,重新整顿秩序,并让民众生活回归正轨。”

朱允炆愈发激昂起来。

双眼圆睁直勾勾地望着刘天禄。

随即郑重其事地拱手行礼。

“阁下才是当世罕有的贤能之士。今天承蒙您搭救脱离绝境,这份恩情我跟妻子将永远牢记。希望您能够引领天下群英,共同拯救万民。”

“我愿意鞍前马后追随左右,尽忠尽力,请允许到时候让我亲手结束掉朱允熥的生命。”

刘天禄内心感到非常高兴。

忽然间,也许真该好好扶持朱允炆。

但考虑到毕竟对方身上流淌着朱家血脉,如何安排还需仔细斟酌。

等彻底控制住了这个人,再赋予重任也不迟。

身旁的韩阳羽几乎怒不可遏。

从濠水到洪泽湖这段路程中,明明是他地位最高。

他觉得朱允炆不会看不懂。

但对方竟然直接朝刘天禄提出什么要支持他。

见两人沉默不语,朱允炆微微一笑。

“敢问我们眼下要去哪?有什么需要我出力的地方,请尽管说。”

朱允炆显得非常焦急,差点将谋反打算说出来。

湖面上微波粼粼。

阵阵秋风吹拂面庞,本应是凉爽宜人的季节。

但在这一刻,这片湖边却弥漫着浓厚的政治气息。

刘天禄对眼前这位,已被明朝皇室除名的族人感到颇为惊讶。

原本在他的规划中,只以为这个人心里会有不满,会心存怨气。

他认为,只要朱允炆心存不甘跟怨恨,便可以加以利用。

今日这一路上,在了解他们的身份之后,朱允炆表现出与明朝对抗到底的决心,完全出乎了刘天禄的预料。

朱允炆确实是难得的人才。

“向北。”

刘天禄回答十分简略。

他并不会在完全信任朱允炆前,透露更多信息。

朱允炆眼神却突然亮了起来,盯着刘天禄,眼中充满期盼。

萧涵依旧没反应过来,心中充满了恐惧跟不安。

她从未远离凤阳城,对于洪泽湖更是陌生无比。

在这异乡之地,萧涵只能紧紧握住朱允炆的手,以免在这些看起来不好惹的人面前露出太多惊慌,招致不必要的麻烦。

相比之下,朱允炆显得更为镇定。

虽然内心也不免焦虑,但他心中渐渐生起一个大胆的想法。

高风险往往伴随着高回报。

洪武24年起直到洪武25年的经历,一直是朱允炆心底难以抹去的阴影。

很长时间里,他一直在思考自己为何失败。

是因为他偏重文治轻视武备?

还是他在决策时,过分考虑利益得失?

当他在凤阳城,看到即使住在祖地上的百姓们,生活也非常艰辛时。

当他把自己那百亩良田分配给十几户人家,每户只能得到几亩地时……

他终于明白了自己的差距所在。

自那年落水事件后,朱允熥想的是如何让大明国泰民安,思的是如何造福黎民百姓。

这些普通百姓用最朴实无华的语言,表达出了心中感激。

这份感恩之心,朱允炆始终铭记于心。

他希望能够帮助更多的人,让更多百姓像那十几户一样幸福微笑。

不能改变社稷,也要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

老三能做到。

他也同样可以。

“母妃,我们的确错了。”

朱允炆在心中轻叹一声,紧盯着面前的刘天禄与韩阳羽几人。

他们都是白莲教信徒。

尽管他们没有透露身份,但朱允炆却敏锐地察觉到,这二位身份显赫。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